學校在“尊重的教育 創造的教育”理念指引下,根據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積極探索人才培養模式改革。2005年,學校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獲得優秀成績。2007年,學校全面貫徹落實國家師范生免費教育政策,實施本碩一體的“3+0.5+0.5+2”的人才培養模式,啟動了“教育家培養工程”。2008年在教育部、財政部“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項目”的支持下,學校開始“教師教育創新平臺項目”建設,把“教育家的搖籃”作為更高目標的追求。為提高教師教育質量,深化教師教育模式改革,學校在國內率先提出并踐行了“師范大學—地方政府—中小學?!?(U-G-S)三方合作的辦學模式,構建了理論與實踐高度融合的教師教育人才培養模式。2016年,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專家組對我校近年來本科教學情況給予充分肯定,指出東北師大的辦學定位清晰;人才培養目標符合社會發展需要,培養目標與社會需求的適應度較高;學校培養的人才在社會上的滿意度較高。學?,F有生物科學、漢語言文學、小學教育專業通過第三級認證,化學、物理學等15個專業通過第二級認證,是師范類專業認證全國首個正式進??疾榈膶W校,也是目前通過認證專業數量最多的高校,同時還是承擔國家師范類專業認證培訓主講專家數量最多的高校,形成了師范類專業認證工作的“東師現象”,并輻射引領全國。
2019-2021年,學校共有46個本科專業被認定為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占當年本科招生專業總數的82%。2020年,學校共有18門課程獲批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2021-2022年,學校歷史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陸家羲數學物理拔尖學生培養基地、生物科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等3個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基地入選教育部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
教育學部 | 心理學院 | 政法學院 | 經濟與管理學院 |
文學院 | 歷史文化學院 | 外國語學院 | 音樂學院 |
美術學院 | 馬克思主義學部 | 數學與統計學院 | 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 |
物理學院 | 化學學院 | 生命科學學院 | 地理科學學院 |
環境學院 | 體育學院 | 傳媒科學學院(新聞學院) | 國際漢學院(海外教育學院) |
課程名稱 | 授課教師 | 類別 |
獲批時間 |
鄧小平理論概論 |
田克勤 |
精品課 |
2003年 |
世界古代史 | 周鞏固 |
精品課 | 2005年 |
教育概論 | 柳海民 |
精品課 | 2005年 |
細胞生物學 | 黃百渠 | 精品課 | 2006年 |
數理統計 |
史寧中 |
精品課 | 2007年 |
數據庫技術與應用 |
李雁翎 |
精品課 | 2008年 |
現代西方哲學思潮 | 韓秋紅 | 精品課 | 2008年 |
生態學 |
楊允菲 |
精品課 | 2008年 |
環境科學概論 |
盛連喜 | 精品課 | 2009年 |
教育理論與教育改革熱點專題 |
柳海民 |
精品視頻公開課 |
2013年 |
古代世界文明漫談 |
周鞏固 |
精品視頻公開課 | 2013年 |
中國傳統文化與生態文明觀 |
楊海軍 |
精品視頻公開課 | 2016年 |
學校組織與管理 |
楊穎秀 |
精品資源共享課 |
2013年 |
小學數學課程標準與教材研究 |
馬云鵬 |
精品資源共享課 | 2013年 |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 |
尹愛青 |
精品資源共享課 | 2013年 |
中學生認知與學習 |
路海東 |
精品資源共享課 | 2013年 |
中學地理教學設計 |
袁孝亭 |
精品資源共享課 | 2013年 |
世界古代史 |
周鞏固 |
精品資源共享課 | 2013年 |
生態學 |
楊允菲 | 精品資源共享課 | 2013年 |
數據庫技術與應用 | 李雁翎 | 精品資源共享課 | 2013年 |
細胞生物學 | 曾憲錄 |
精品資源共享課 | 2013年 |
青少年心理學 |
張向葵 |
精品資源共享課 | 2014年 |
數據庫技術及應用 |
李雁翎 |
精品在線開放課 | 2017年 |
文學經典導讀 |
李新 |
精品在線開放課 | 2021年 |
尹愛青 |
精品在線開放課 | 2021年 |
2007年,我校與遼寧省教育廳、吉林省教育廳、黑龍江省教育廳分別簽署協議,共建“教師教育創新東北實驗區”?!皩嶒瀰^”建設是培養優秀教師和未來教育家的基礎性建設工程,是“U-G-S”教師教育模式的實踐承載。通過實驗區建設,三方共同開展師范生教育實踐、在職教師專業發展、教育課題合作研究、教育信息資源平臺建設等工作。師范大學、地方政府、中小學校充分發揮各自主體職能,實現優勢互補,形成合力,進而促進人的發展、組織的發展和社會文化的發展。目前,我校實驗區已覆蓋東北三省、內蒙古自治區、廣東省、安徽省、江蘇省的16省49縣市237所基地學校,每年可同時容納2000名師范生進行教育實習。近年來,學校重點優化實驗區布局,提升實驗區質量,先后在廣東、江蘇、安徽等省新建實驗區,2019年新建美國、加拿大等海外實驗區,有效促進了師范生培養質量及高端就業。
2016年3月,我校與長春市30所優質中學簽署基礎實踐合作協議,每年可以同時容納1100名師范生進行基礎實踐?;A實踐是對U-G-S教師教育創新實驗區的深化與拓展,是我?!盎A實踐+應用實踐”實踐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A實踐共分為感知階段(3月份)、理解階段(4月份)、應用階段(5月份)和總結階段(6月份)?;A實踐改革實現了對應用實踐的支撐,體現了教育認知的階段性,符合學生對教育規律和教學現狀的認知過程;強調學生的參與和體驗,突出實習基地指導教師的指導和交流;強調基礎實踐與畢業論文選題結合,延長畢業論文的寫作進程、增加畢業論文的一手材料收集和實證研究。2019年,學校先后開展臺灣短期教育實踐和美國短期教育實踐,拓展師范生國際視野,培養師范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為師范生搭建學習境外先進教育理念與經驗的平臺,鼓勵師范生積極參與國際教師教育創新研究與比較研究,培養師范生的創新能力與研究能力。
2014年以來,我校相繼與長春市朝陽區和凈月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簽署協議,共建U-G-E(大學—政府—政府轄區內的各企事業單位)協同創新實驗區。校地雙方將本著“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互惠雙贏、協同創新、共同發展”的原則,探索建立高校與地方政府協同創新的機制,力求在高校人才培養的實踐教學平臺建設及地方發展決策、社會管理模式探索、經濟建設和科技創新等方面有新的突破。
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自1989年設立以來,在每四年一次的評審中,東北師范大學共獲得17項國家級教學成果獎:2001年4項,其中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2005年3項,其中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2009年二等獎3項;2014年3項,其中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
截止到2014年,東北師范大學共獲得102項吉林省教學成果獎:2001年14項,其中特等獎1項,一等獎4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6項;2005年15項,其中特等獎2項,一等獎4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6項;2009年17項,其中特等獎1項,一等獎6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7項;2014年19項,其中特等獎1項,一等獎6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7項。